• 最新公告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地址: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
  • 电话:159116031100
  • 传真:027-68834628
  • 邮箱:mmheng@foxmail.com
  • 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- 伤残康复治疗
  • 脑卒中后遗症有哪些?卒中康复越早越好!
  •   脑卒中俗称“中风”,它是一组起病急、血管源性、引起持续的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综合征,为急性脑血管疾病。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堵塞,血液不能到达脑部而引起的;出血性脑卒中则是由于脑血管破裂,出血而引起的,死亡率和率都很高。

      脑卒中会阻断血液流入大脑,导致大脑的许多功能障碍,患者将遭受残疾的。是目前人类疾病3大死亡病因之一,就算是幸存下来,也会留下诸多的后遗症。

      脸上的痣图解

      可惜的是,目前我国脑卒中患者接受康复治疗的比例并不高。在中国,仅有11.5%的患者接受康复治疗,甚至有超过四成的患者在中风后没有接受过任何康复治疗。而在,早在2005年就有36.5万名卒中康复者实现了重新就业,约占康复总人数的45%。到2020年,这一数字将突破41.7万。

      基于此种情况,上海国际医学中心(SIMC)与勃林格殷格翰旗下霁达康复团队强强合作,于2018年3月23日,携手创建标准卒中康复中心——由霁达康复支持的SIMC康复医学科,希望用历经百年的神经康复与循证医学经验中国的脑卒中患者。

      今天我们邀请来了霁达康复支持的SIMC康复医学科首席康复医生廖华,与大家分享一下几个关键的康复知识。

      卒中后8-12周是患者身体功能障碍的快速恢复期,6个月是黄金康复期,在这段时间里能重塑大脑神经网络,也是身体各项机能重新恢复工作的最佳时机。

      根据我们2018-2019年度康复临床调查发现,发病后0-6个月内入院的患者,早期巴塞尔指数改善率达到了78.6%,也就是说越早进行规范的训练,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大。

      一些患者罹患卒中之后,家属认为患者处于比较虚弱的状态,要卧床休息,不能进行锻炼,以静养为主,于是、刷牙、洗脸、、取物等日常生活活动都依赖别人完成。实际上,他人提供的帮助越多,患者自身得到的锻炼就越少,反而不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。

      在生活中,不要帮助患者把事情全都做了,而是要让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比如穿衣服,吃饭喝水,洗脸刷牙等,这不仅仅能加速患者的康复水平,还能为以后生活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。

      脑卒中后,因为遗留后遗症的问题,在生活中,不管是患者家属还是患者本人,都认为患者的身体状态比较虚弱,需要照顾、休息,日常生活交给家属,康复也完全寄希望于医疗团队。其实,这样并不是正确的,要知道主动康复比被动康复做起来会更加的好,即便常优化的康复方案,也只占治疗重要性的50%,另外50%需要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保持主动性,持续性,激励状态,只有患者主动的参与进来,康复才半功倍。

      为了提高患者的主动性,霁达康复打造了一系列独特的特色康复训练课程。

      这是康复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,将功能康复和趣味性活动有效结合,使患者在团体中获得鼓舞,从而激励他们更好地实现康复目标。通常会将功能状况相近的患者组成3-5人的小组,共同进行训练,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。

      顾名思义,医疗团队会根据每位患者不同的功能水平和个性化的目标需求,设置相应的课程,并在实际生活场景中开展训练,更切实地帮助患者日后回归生活角色、回归社会角色。

      每1-2个月,霁达康复的医疗团队都会结合节假日主题等举办一些康复娱乐活动,寓教于乐,将功能康复和好玩的活动有效结合,不仅可以调节康复中的消极情绪,还能锻炼患者的肢体和认知功能,在提升康复效果的同时帮助他们重建回归生活和社会的热情和信心。

      卒中康复是一场患者与家庭共同承担的持久战。康复认为,卒中康复中患者不是被动参与者,而是康复实施主体,患者的主观意志对康复周期长短和效果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,同时也是医疗团队为患者设置康复目标的重要参考维度之一。与此同时,家人的陪伴与心理的安抚对患者同样至关重要。医疗团队需要与患者家属紧密沟通,收集反馈,定期调整康复方案,帮助患者最终达成康复目标,回归健康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