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最新公告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地址: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
  • 电话:159116031100
  • 传真:027-68834628
  • 邮箱:mmheng@foxmail.com
  • 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- 精神康复治疗
  • 奉贤燎原社区卫生中心通过农疗助精神障碍患者逐步康复
  •   村子情事每天吃完晚饭后,是孙建波觉得最幸福的一段时间,因为可以提着饲料桶去喂鸡。“走进阳光农坊,用勺子在桶边轻轻一敲,竹园里四散的鸡就会马上围过来等着我喂食,有的还啄我裤子,那种快乐的感觉无法用语言形容!”孙建波说得眉飞色舞。

      患上精神症初期,45岁的孙建波经常感到极度焦虑,“坐也不是站也不是”。住进奉贤燎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,情况才有了好转。阳光农坊是设在这个服务中心里的一个农疗康复,旨在让精神障碍患者通过干农活、亲近大自然,逐步康复并获得劳动能力。

      建立2年来,参与农疗训练的26名精神障碍患者中已有4人顺利回归家庭,其中1人还成功工作岗位,多人病情有明显好转。与此同时,农坊内仅蔬菜瓜果产量就已近1.5万千克,既改善了农疗康复伙食,还能外销。种菜、养鸡、喂羊,干这些农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魔力?

      “刚熬的姜汤,要不要来一口?”揭开土灶锅盖,一股热气蒸腾上来,姜汤特有的微辣味混合着树枝柴禾燃烧后特有的香气直冲鼻孔。站在灶台前,周新强笑得露出四颗门牙,面色红润,一点也不像个病人。

      63岁的周新强以前是厨师,因为投资做生意被骗钱而患上偏执型精神障碍。“当时觉得很压抑,一些熟人也和自己逐渐疏远了。走在上,经常有人在身边指指点点,说我是神经病,非常难受。”周新强告诉记者,3年多前被送到燎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康复治疗,至今未发过一次病。

      能保持这个纪录,阳光农坊功不可没。阳光农坊成立于2013年3月,是燎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,结合原有土地资源组建的农疗。走进阳光农坊,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景象映入眼帘:篱笆旁的竹林里,几十只芦花鸡在觅食;河边禽舍里鸭子在“嘎嘎”叫;一畦畦整齐的农田里种着青菜、卷心菜等各种蔬菜;仓库大缸里腌制着咸肉。兴致来了,康复人员可以摘了菜直接到田地旁的“阳光餐厅”里烧来打牙祭……

      “这里没有窄窗户,没有高围墙。他们不关我,也从不绑着我。在农田里走走,看看绿油油的菜地,心情特别舒畅!”周新强说。来阳光农坊后,“”的不只是周新强一人。61岁的魏胜有两个特点:大红鼻子和含混不清的口齿——以前他整天酒瓶不离身,经常几天不吃饭光喝酒,终因酒精中毒导致精神障碍。家人无奈,将他送来燎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他也是阳光农坊的第一名病人。

      放下酒瓶、拿起农具后没多久,魏胜身上发生了神奇的转变:作息规律,做事勤快,脸上笑容多了许多,连酒糟鼻也不那么明显。“以前喝酒是因为无所事事、没有目标,心里得不到排解。到了这里后,没人逼我做事,也很放松,感觉没什么压力。我自己也有了目标,觉得活得比以前有意思!”

      在阳光农坊,干活与否、干多少活完全是患者自愿,院方并不强制,也不设工作指标。在这种低压下,大家的积极性反而很高。如今,魏胜不再牵挂酒瓶了,心心念念的是大棚里的萝卜和竹园里的鸡。他告诉记者,这一季萝卜是他种的,看着萝卜缨一天天往上蹿,心里有满满的成就感。“另外,拣鸡蛋是我觉得最开心的事。这里有80只鸡,每天能有几十个鸡蛋,夏天时一天最多拣过57个鸡蛋,装了满满一箩筐。”聊起自己的收获,魏胜如数家珍。

      截至去年8月,上海仅登记在册的各类精神障碍患者有11万余人。这些患者如何康复?传统的精神康复服务项目多为布艺、陶艺等手工,但产品销一直是个问题。同时,室内封闭空间的管理也容易造成患者心理压抑,不利于康复。“干点农活,既能自食其力,也能和大自然亲密接触,有利于精神障碍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。”燎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张标说。

      阳光农坊实行半式管理,休养员在不出医院大门的前提下,可以在病房外活动。农坊的管理只有短短8条,如谨慎吸烟、爱护公物、相互团结、注意卫生等。同时,在阳光农坊,这些精神障碍患者的称谓也有了变化:不叫病人,而叫休养员。“听上去根本不是来治病,倒像来住宾馆度假的。这哪是医院?简直就像天堂一样!”不少休养员这样感叹。

      所谓农疗,可不仅仅是种菜养鸡这么简单。在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的田园里,阳光农坊其实是一个微型社会:休养员在接受农疗过程中,不只是、习得干农活的技能,也学到了沟通、团结、分工等社会能力。

      由于表现良好,魏胜被任命为农坊种植组组长。当了组长后,魏胜工作更认真,除草、栽菜、施肥、捉虫……种菜的各道工序都一丝不苟完成,还时常就种菜问题请教他人。有了经验后,又向其他休养员悉心传授。“身为组长,总得起点榜样作用。”魏胜说得有点不好意思。

      除了种植组,农坊还设有养殖组、外务组、男/女内务组等组别,各组均由休养员担任组长。养殖组组长是周新强,由于年纪较大、办事稳重、烧菜好吃,在休养员中还有一个“周总”的外号,人气颇高。

      “周总,这些饲料给鸡吃够了吗?”“周总,今天一共拣到多少蛋?”经常有人向周新强询问各种问题。他对记者坦言,每当有人叫他“周总”,心里都美滋滋的:“感觉自己被别人重视了,自信心就上来了。这在以前连想都不敢想。”

      “阳光农坊不是个松散的组织。通过设立各种小组,有助于培养患者的团队协作、沟通能力,这些都对他们回归社会有帮助。”张标告诉记者。另外,休养员大多长期住院,很容易有缺乏主动性、依赖性强、生活兴趣减退等“住院综合征”。为帮助他们提高照顾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,阳光农坊注意在多方面锻炼休养员的生活技能。

      比如,菜地里有了收获后,医护人员会组织休养员采摘、清洗蔬菜,并鼓励休养员相互配合烹饪花样繁多的菜式。吃不光的瓜果蔬菜,医护人员还会带领休养员进社区销售,给他们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。销售金额则会以牙膏、肥皂、出游活动等形式,全额返还给休养员。

      要种地,免不了要上集市去购买种子、肥料和农具。有时候,医护人员会带上休养员一起去买,鼓励他们和售货员讨价还价。“哪怕只能还下来1元钱、1角钱,我们也会称赞他,并且当场以小零食等形式予以励,目的就是鼓励他们和多多沟通。”燎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院长顾秀凤说。

      一些干不了农活的女休养员,就负责剥豆子、洗碗;力气大的,则负责搬蔬菜、翻地;动物缘好的,就负责喂鸡、喂鸭、喂羊;会算数的,就负责农坊账目监督……“这样的分工合作,有助于他们回归社会之后能无缝衔接。”张标说。

      “在这里住惯了,阳光农坊就是我们的家。医生对我们特别好,就像兄弟姐妹!”不少休养员都“乐不思蜀”,不想回家了。

      30岁出头的晏君2008年到燎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,如今已是阳光农坊的主要负责人。他告诉记者,虽然老家也在农村,但从小就没怎么干过农活。如今要带着一群人搞农疗,一开始感觉有点头大。为了尽快适应角色,晏君专门向附近的农民取经。“以前,这里是片杂草丛生的荒地,大家一锹一镐成了农田。开荒时,我的鞋子弄坏了好几双。一开始没有喷灌系统,浇水只能用桶挑。由于没有经验,每次挑完水,裤子都会湿漉漉……”

      “秋季是丰收的时节。当餐桌上摆着我们亲手种的菜时,那种甜在心头的感觉前所未有。”休养员欣然在康复日记中如是写道。20多岁的欣然以前从事模特工作,患上精神症后到阳光农坊接受农疗。经过两年治疗,如今已痊愈出院,社会。在阳光农坊,欣然是出了名的作家,她写的《康复科生活日志二则》曾荣获奉贤区卫计委“医患真情故事”鼓励,两篇日志至今还贴在阳光农坊宿舍区的墙上。

      每当阳光农坊的瓜果、蔬菜、禽蛋有了富余,院方会以加菜的形式给休养员改善伙食。“每次围着圆桌聚餐,看着琳琅满目的菜肴,就觉得有家的感觉,特别幸福。”孙建波说。除了聚餐,院方也注意用其他方式增强休养员的凝聚力。年前,燎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邀请几家社区共建单位一起开新年联欢会,医护人员、休养员一起表演了几个小节目。“医生都把我们当朋友而不是病人,这让我们感觉很受尊重。”不少休养员告诉记者。

      新春时节,休养员们有新期待。魏胜翘首以盼春天的气息更浓一些,“买了蔬菜种子栽下去,不出一礼拜就能看到成片绿油油的秧苗,特别开心。”周新强则在苦心钻研孵小鸡技术,准备尝试孵化小鸡。孙建波爱吃红薯干,去年秋天红薯收获后他晒制了一些,“味道不错。今年如果红薯再丰收,可以多晒一点。冬天蔬菜少的时候,给大家换换口味。”

      去年10月,阳光农坊被上海市康复学会精神康复专业委员会评为“上海市农疗示范”。评审意见中称,农坊“摸索出的农疗康复道,丰富了本市精神康复服务形式,为本市今后农疗康复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。”

      “很高兴能得到这样的肯定,我们也在进一步改进工作。比如完善病人的康复评估机制、丰富励的形式等,争取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。”张标表示。

      每天吃完晚饭后,是孙建波觉得最幸福的一段时间,因为可以提着饲料桶去喂鸡。“走进阳光农坊,用勺子在桶边轻轻一敲,竹园里四散的鸡就会马上围过来等着我喂食,有的还啄我裤子,那种快乐的感觉无法用语言形容!”孙建波说得眉飞色舞。

      患上精神症初期,45岁的孙建波经常感到极度焦虑,“坐也不是站也不是”。住进奉贤燎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,情况才有了好转。阳光农坊是设在这个服务中心里的一个农疗康复,旨在让精神障碍患者通过干农活、亲近大自然,逐步康复并获得劳动能力。

      建立2年来,参与农疗训练的26名精神障碍患者中已有4人顺利回归家庭,其中1人还成功工作岗位,多人病情有明显好转。与此同时,农坊内仅蔬菜瓜果产量就已近1.5万千克,既改善了农疗康复伙食,还能外销。种菜、养鸡、喂羊,干这些农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魔力?

      “刚熬的姜汤,要不要来一口?”揭开土灶锅盖,一股热气蒸腾上来,姜汤特有的微辣味混合着树枝柴禾燃烧后特有的香气直冲鼻孔。站在灶台前,周新强笑得露出四颗门牙,面色红润,一点也不像个病人。

      63岁的周新强以前是厨师,因为投资做生意被骗钱而患上偏执型精神障碍。“当时觉得很压抑,一些熟人也和自己逐渐疏远了。走在上,经常有人在身边指指点点,说我是神经病,非常难受。”周新强告诉记者,3年多前被送到燎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康复治疗,至今未发过一次病。

      能保持这个纪录,阳光农坊功不可没。阳光农坊成立于2013年3月,是燎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,结合原有土地资源组建的农疗。走进阳光农坊,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景象映入眼帘:篱笆旁的竹林里,几十只芦花鸡在觅食;河边禽舍里鸭子在“嘎嘎”叫;一畦畦整齐的农田里种着青菜、卷心菜等各种蔬菜;仓库大缸里腌制着咸肉。兴致来了,康复人员可以摘了菜直接到田地旁的“阳光餐厅”里烧来打牙祭……

      “这里没有窄窗户,没有高围墙。他们不关我,也从不绑着我。在农田里走走,看看绿油油的菜地,心情特别舒畅!”周新强说。来阳光农坊后,“”的不只是周新强一人。61岁的魏胜有两个特点:大红鼻子和含混不清的口齿——以前他整天酒瓶不离身,经常几天不吃饭光喝酒,终因酒精中毒导致精神障碍。家人无奈,将他送来燎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他也是阳光农坊的第一名病人。

      放下酒瓶、拿起农具后没多久,魏胜身上发生了神奇的转变:作息规律,做事勤快,脸上笑容多了许多,连酒糟鼻也不那么明显。“以前喝酒是因为无所事事、没有目标,心里得不到排解。到了这里后,没人逼我做事,也很放松,感觉没什么压力。我自己也有了目标,觉得活得比以前有意思!”

      在阳光农坊,干活与否、干多少活完全是患者自愿,院方并不强制,也不设工作指标。在这种低压下,大家的积极性反而很高。如今,魏胜不再牵挂酒瓶了,心心念念的是大棚里的萝卜和竹园里的鸡。他告诉记者,这一季萝卜是他种的,看着萝卜缨一天天往上蹿,心里有满满的成就感。“另外,拣鸡蛋是我觉得最开心的事。这里有80只鸡,每天能有几十个鸡蛋,夏天时一天最多拣过57个鸡蛋,装了满满一箩筐。”聊起自己的收获,魏胜如数家珍。

      截至去年8月,上海仅登记在册的各类精神障碍患者有11万余人。这些患者如何康复?传统的精神康复服务项目多为布艺、陶艺等手工,但产品销一直是个问题。同时,室内封闭空间的管理也容易造成患者心理压抑,不利于康复。“干点农活,既能自食其力,也能和大自然亲密接触,有利于精神障碍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。”燎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张标说。

      阳光农坊实行半式管理,休养员在不出医院大门的前提下,可以在病房外活动。农坊的管理只有短短8条,如谨慎吸烟、爱护公物、相互团结、注意卫生等。同时,在阳光农坊,这些精神障碍患者的称谓也有了变化:不叫病人,而叫休养员。“听上去根本不是来治病,倒像来住宾馆度假的。这哪是医院?简直就像天堂一样!”不少休养员这样感叹。

      所谓农疗,可不仅仅是种菜养鸡这么简单。在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的田园里,阳光农坊其实是一个微型社会:休养员在接受农疗过程中,不只是、习得干农活的技能,也学到了沟通、团结、分工等社会能力。

      由于表现良好,魏胜被任命为农坊种植组组长。当了组长后,魏胜工作更认真,除草、栽菜、施肥、捉虫……种菜的各道工序都一丝不苟完成,还时常就种菜问题请教他人。有了经验后,又向其他休养员悉心传授。“身为组长,总得起点榜样作用。”魏胜说得有点不好意思。

      除了种植组,农坊还设有养殖组、外务组、男/女内务组等组别,各组均由休养员担任组长。养殖组组长是周新强,由于年纪较大、办事稳重、烧菜好吃,在休养员中还有一个“周总”的外号,人气颇高。

      “周总,这些饲料给鸡吃够了吗?”“周总,今天一共拣到多少蛋?”经常有人向周新强询问各种问题。他对记者坦言,每当有人叫他“周总”,心里都美滋滋的:“感觉自己被别人重视了,自信心就上来了。这在以前连想都不敢想。”

      “阳光农坊不是个松散的组织。通过设立各种小组,有助于培养患者的团队协作、沟通能力,这些都对他们回归社会有帮助。”张标告诉记者。另外,休养员大多长期住院,很容易有缺乏主动性、依赖性强、生活兴趣减退等“住院综合征”。为帮助他们提高照顾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,阳光农坊注意在多方面锻炼休养员的生活技能。

      比如,菜地里有了收获后,医护人员会组织休养员采摘、清洗蔬菜,并鼓励休养员相互配合烹饪花样繁多的菜式。吃不光的瓜果蔬菜,医护人员还会带领休养员进社区销售,给他们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。销售金额则会以牙膏、肥皂、出游活动等形式,全额返还给休养员。

      要种地,免不了要上集市去购买种子、肥料和农具。有时候,医护人员会带上休养员一起去买,鼓励他们和售货员讨价还价。“哪怕只能还下来1元钱、1角钱,我们也会称赞他,并且当场以小零食等形式予以励,目的就是鼓励他们和多多沟通。”燎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院长顾秀凤说。

      一些干不了农活的女休养员,就负责剥豆子、洗碗;力气大的,则负责搬蔬菜、翻地;动物缘好的,就负责喂鸡、喂鸭、喂羊;会算数的,就负责农坊账目监督……“这样的分工合作,有助于他们回归社会之后能无缝衔接。”张标说。

      “在这里住惯了,阳光农坊就是我们的家。医生对我们特别好,就像兄弟姐妹!”不少休养员都“乐不思蜀”,不想回家了。

      30岁出头的晏君2008年到燎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,如今已是阳光农坊的主要负责人。他告诉记者,虽然老家也在农村,但从小就没怎么干过农活。如今要带着一群人搞农疗,一开始感觉有点头大。为了尽快适应角色,晏君专门向附近的农民取经。“以前,这里是片杂草丛生的荒地,大家一锹一镐成了农田。开荒时,我的鞋子弄坏了好几双。一开始没有喷灌系统,浇水只能用桶挑。由于没有经验,每次挑完水,裤子都会湿漉漉……”

      “秋季是丰收的时节。当餐桌上摆着我们亲手种的菜时,那种甜在心头的感觉前所未有。”休养员欣然在康复日记中如是写道。20多岁的欣然以前从事模特工作,患上精神症后到阳光农坊接受农疗。经过两年治疗,如今已痊愈出院,社会。在阳光农坊,欣然是出了名的作家,她写的《康复科生活日志二则》曾荣获奉贤区卫计委“医患真情故事”鼓励,两篇日志至今还贴在阳光农坊宿舍区的墙上。

      每当阳光农坊的瓜果、蔬菜、禽蛋有了富余,院方会以加菜的形式给休养员改善伙食。“每次围着圆桌聚餐,看着琳琅满目的菜肴,就觉得有家的感觉,特别幸福。”孙建波说。除了聚餐,院方也注意用其他方式增强休养员的凝聚力。年前,燎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邀请几家社区共建单位一起开新年联欢会,医护人员、休养员一起表演了几个小节目。“医生都把我们当朋友而不是病人,这让我们感觉很受尊重。”不少休养员告诉记者。

      新春时节,休养员们有新期待。魏胜翘首以盼春天的气息更浓一些,“买了蔬菜种子栽下去,不出一礼拜就能看到成片绿油油的秧苗,特别开心。”周新强则在苦心钻研孵小鸡技术,准备尝试孵化小鸡。孙建波爱吃红薯干,去年秋天红薯收获后他晒制了一些,“味道不错。今年如果红薯再丰收,可以多晒一点。冬天蔬菜少的时候,给大家换换口味。”

      去年10月,阳光农坊被上海市康复学会精神康复专业委员会评为“上海市农疗示范”。评审意见中称,农坊“摸索出的农疗康复道,丰富了本市精神康复服务形式,为本市今后农疗康复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。”

      “很高兴能得到这样的肯定,我们也在进一步改进工作。比如完善病人的康复评估机制、丰富励的形式等,争取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。”张标表示。